肺部磨玻璃结节是指在胸部薄层CT扫描时发现密度增高的、云雾状的箔片影或者类圆形的结节。其病理基础是由于肺泡腔内液体和细胞数目增多,液泡上表皮细胞增生,肺泡间质增厚等原因。同时GGN是一种非特异性发现,它可能由各种疾病引起,其中包括炎性疾病、局灶性纤维化、非典型腺瘤性增生、支气管肺泡癌(BAC)以及腺癌。
根据调查,现如今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临床诊断大多数都是基于现有成熟并先进的CT扫描技术来进行的。例如低剂量螺旋CT(MSCT)、HRCT、多层螺旋CT(MDCT)等不同类型的CT。它们相较于常规CT而言,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的肺部问题,在GGN筛查与诊断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献表明三维正交重建及低通滤过算法判断、CAREose4D和SAFIRE的联合应用技术与现有CT技术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诊断GGN的准确率。
在现有的相对较高的准确率下,我们可以通过CT图像中的大小和形态结构的改变来判断GGN的类型,其中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或者良恶性GGN,同时我们能够判断相应的GGN病理类型:浸润前病变类、微浸润腺癌类和浸润性腺癌类。具体来说,磨玻璃结节的评判标准包括病灶大小、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征象(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病灶-肺界面(清晰/模糊)、内部结构(空泡征、蜂窝征)、三维比率、二位比率、实性成分大小、与胸膜的关系、邻近血管的改变、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充气征)。
根据定位,能够使GGN诊治更加规范合理化。而定位分为术前定位和术中定位,术前主要为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并借用相关材料联合相关技术的定位、Hook-wire导丝定位、引单孔胸腔镜术联合亚甲蓝定位技术,术中主要运用肉眼观察、手指触诊断等方法定位,另外还有相关文献提出能够利用常规钩线技术进行“盲区”定位。
在进行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切割治疗过程中,要视不同的情况采取措施,在保证切缘足够情况下,肺段切除术优于肺叶切除术,但在术后漏气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肺叶切除。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于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应的临床诊断,对GGN进行适宜的治疗,从而达到预防肺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