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过实名认证
执业资质已审核通过
头像
范峥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好评 5.0 icon
接诊量 3.7千
同行认可 100
从业17年
服务态度好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北京市

         糖尿病对应中医的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通常分为上、中、下三消。其中,以肺燥多饮为主者称为上消;以胃热多食为主者称为中消;以肾虚多尿为主者称为下消,三者统称为消渴。 常见病因有素体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消渴病日久,易发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及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尤以中老年为多见。一般起病较缓。《儒门事亲) 指出:“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 能从此三者,消漏亦不足忧矣。”说明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不良嗜好,保持情志平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尤其是控制饮食,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消渴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因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常选用苦寒或甘寒的药物进行治疗。然清热药多苦寒,易伤阳损胃,长期使用要注意顾护脾胃;养阴生津药多甘,易助湿碍脾,必要时可配伍健脾和胃药。现代研究认为,“瘀血”贯穿于本病的始终。血脉不畅,瘀血阻滞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多种并发症产生的病理基础。活血化瘀法及其相关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因此,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配伍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以疏通经脉,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义。中医药对防治本病具有定的优势, 若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则相得益彰,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