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并凸入胃腔内的隆起性病变。
胃息肉的治疗
1.内镜治疗,内镜下息肉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疗法,主要方式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灼除法、微波灼除法、尼龙丝套扎法和氩离子凝固法等等。
(1)高频电凝切除法,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疗法,其基本原理是使用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使黏膜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消除息肉的作用。
(2)微波灼除法, 微波可使极性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应用这一原理从而使组织凝固或气化进行息肉的切除,同时具有止血作用,出血量少,适合切除直径小于2厘米的不带蒂息肉,对于小息肉可以一次性切除干净,较大息肉则需多次灼烧
(3)激光灼除法,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过内镜活检孔进入的光导纤维照射到病灶部位,通过光转变为热能效应,使其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常常用于宽蒂和无蒂息肉的治疗。 (4)尼龙丝和橡皮圈套扎法, 通过套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而达到治疗效果。套扎后一般短时间内息肉就会脱落而形成浅表溃疡,3到4周之后可形成白色瘢痕,愈合。
(5)氩离子凝固术, 氩气可通过离子化传导,从而由钨电极产生高频电能转化为热,使组织发生凝固效应变性坏死,目前应用于内镜治疗疗效比较好。主要使用在广基无蒂、直径1.5厘米已下的胃息肉灼治疗。
(6)冷冻法, 将致冷气体经过特制导管通过内镜活检孔,直接喷洒至胃息肉表面,或用特制的冷冻杆对息肉进行接触冷冻,使组织凝固坏死、脱落。
(7)射频法, 射频为一种200~750kHz的电磁波,进入病灶组织后,使局部产生热效应,引起组织水分蒸发、干燥,从而使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疗效。
(8)酒精注射法, 内镜下用无水酒精围绕胃息肉基底部作圈式注射,通常只用于广基息肉的治疗。
2.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近年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产生有显著相关性,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增生性息肉病人,在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其中40%左右的病人胃息肉完全消退。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1)大于2厘米的无蒂和广基型胃息肉。(2)胃部息肉不明原因的增多增大。(3)病理组织检查显示是腺瘤性息肉同时有异型增生、或者可疑癌变,甚至已经癌变的病人。
预后情况
胃息肉往往多为良性,无症状者甚至不需要治疗。增生性胃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而且经内科对症治疗之后效果良好。腺瘤性胃息肉癌变几率可以达到30%~58.3%,病理活组织检查一旦确诊即宜早期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