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过实名认证
执业资质已审核通过
头像
程青 烧伤科 主任医师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好评 5.0 icon
接诊量 389
同行认可 100
从业26年
服务态度好
专业有效
耐心细致
武汉市

腹股沟疝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类型。一般来说,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处突出,向前、向下、向内经过腹股沟管走行突出,然后再穿出腹股沟管的外环,进入阴囊。而腹股沟直疝则是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的直疝三角直接向前突出,并不经过腹股沟管的内环,也不会进入阴囊。

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在先天性发病机制中,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边,在胚胎3个月时,睾丸受到睾丸引带的牵引移至髂窝处,7个月时接近腹股沟管深环,然后继续下降,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肌经腹股沟管下移,并推动皮肤形成阴囊。下移的腹膜形成一个鞘突,睾丸则位于其后方。婴儿出生后,鞘突下段成为睾丸固有鞘膜,鞘突上段则自行萎缩闭锁成为一条纤维索带。如果索带没有闭锁,则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有时未闭的鞘突非常细小,就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如果上段未闭下段闭锁,就容易诱发斜疝;如果两段闭锁而中间未闭,则形成精索鞘膜积液。右侧睾丸下降较左侧晚,鞘突闭锁迟,故右侧腹股沟斜疝多见。

后天性斜疝的发生主要和腹股沟区解剖缺损有关。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把凹间韧带牵向外上方,在腹内斜肌深面关闭腹股沟深环。如果腹横筋膜或者腹横肌发育不全,这一保护作用削弱而引起疝的发生。

腹股沟直疝的发生主要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过高有关。正常情况下,腹肌松弛时腹内斜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是分离的,但在腹内斜肌收缩时,弓状下缘即被拉直而向腹股沟韧带靠拢,有利于覆盖精索并加强腹股沟管前壁。如果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者位置过高就容易导致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