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以下简称哮喘) 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近百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 1965—2005年, 高发病率国家的哮喘发病率为15%~18%, 低发病率国家的哮喘发病率中位值为7%。在中国, 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
在20世纪上半期, 哮喘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素、抗胆碱能药物、甲基黄嘌呤药物、麻黄素和氨茶碱等。1952年, 有学者提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来预防和治疗哮喘恶化, 并得到广泛推广, 但后来鉴于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的不良反应较大, 人们开始探究激素的局部使用。1956年, 美国3M公司最早上市了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压力型定量气雾剂, 可迅速缓解哮喘发作时的症状, 但同时会产生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 过多使用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心脏并发症。20世纪60年代, 国外医药公司研制出对心脏不良反应较小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气雾剂, 如沙丁胺醇、叔丁喘宁气雾剂等。1972年, 原先作为局部给药的激素丙酸倍氯米松也被制成了气雾剂。由于传统定量气雾剂的抛射剂是氟氯化碳 (俗称“氟里昂”) , 存在严重环保问题, 故20世纪90年代以后, 逐渐被含氢氟烷烃类抛射剂的新气雾剂所替代。后来, 意大利医药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抛射剂, 其雾化颗粒为直径1~3μm的超细颗粒, 吸入后到达肺部的沉积率是普通气雾剂的1倍以上, 减少了药物剂量, 尤其是激素的剂量, 安全性更好。20世纪90年代, 长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上市, 并与激素制成复合制剂, 每天2次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也使哮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在吸入激素已作为哮喘治疗的最主要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主要包括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环索奈德和糠酸氟替卡松等, 其剂型有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溶液等。但有研究发现, 患者口服与吸入激素对于哮喘控制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近年来, 新的复合制剂 (如糠酸氟替卡松-威兰特罗、糠酸莫米松-福莫特罗等) 相继上市, 为哮喘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1998年, 口服抗白三烯药物 (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上市, 可以有效拮抗哮喘的炎性反应介质白三烯, 为哮喘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的长期口服药物的选择。
奥马珠单抗于2002年在澳大利亚首先上市, 是第1个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可阻断IgE与高亲和力IgE受体的结合, 减少了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奥马珠单抗也是第1个治疗哮喘的生物靶向性药物, 为重度和难治性哮喘患者带来了福音。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应用, 奥马珠单抗被证实在减少哮喘发作、减少激素使用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很好的安全性, 已被列入全球和中国哮喘规范化治疗方案中的推荐药物。
Mepolizummab、Reslizummab为作用于IL-5的生物制剂, 于2016年上市, 通过阻断IL-5的作用, 抑制哮喘的嗜酸性细胞气道炎性反应, 减少哮喘发作。其他一些生物靶向药物, 如抗IL-4受体的Dupilumab、抗IL-13单抗的Lebrikizummab和Tralokinumab、作用于IL-5受体的Benralizumab等, 正在进行或已完成3期临床研究。这些生物靶向药物在以嗜酸性细胞气道浸润为主的哮喘治疗中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将在未来几年上市。
除了对哮喘的药物治疗进行研究以外, 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发展迅速, 如用于难治性哮喘治疗的支气管热成形术就取得了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