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V感染在大多数人一生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会发生, 与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社会因素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作为免疫力低下的群体代表之一, 婴幼儿是最容易受到CMV感染的, 且CMV感染的同时, 往往会影响到消化、呼吸、血液系统等, 从而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肺炎、肝功能损害、肾脏损害和血液系统疾病等, 并且对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大大提高了病死率, 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研究显示, 0~1周岁婴儿CMV阳性感染率高达80%, 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就可以直接诱发巨细胞病毒的活化, 引起活动性感染, 其中在婴幼儿患者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CMV合并肺炎。由于对CMV肺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指标, 很容易会导致误诊, 致使病情延误;同时, 由于CMV具有泛嗜性, 可以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引起多个器官的病变, 且临床表现各异, 无法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严重影响了婴幼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危害了婴幼儿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 寻找一种更为快速准确的早期检测手段和检测指标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
当机体感染CMV后, 就会出现特异性的IgM、IgG、IgE、IgA等抗体, 其中, 当CMV潜伏期感染10 d后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 而6周左右其抗体水平即可达到峰值, 12~16周时, 抗体消失。因此, 血清中IgM、IgG抗体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可以间接表示机体出现了CMV感染, 或潜伏的CMV感染被活化或近期发生了CMV活动性感染, 可见IgM、IgG是鉴别诊断CMV活动性感染的重要指标。目前, 主要通过实验室病毒培养及病理鉴定HCMV感染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但这种方法主要是观察细胞病理学变化, 检测周期较长, 无法实现临床的快速检测, 而临床上多采用ELISA法、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 主要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 从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 可以对IgM、IgG抗体水平进行定量检测, 而且整个过程均由仪器完成, 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操作者、环境等外界因素对检测过程和结果判断的误差, 对于IgM、IgG抗体阳性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 适用于临床大样本的初检。
荧光定量PCR法是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 且可以在低病毒含量下进行有效检测的一种技术, 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是诊断CMV感染较为敏感的方法之一。
此外, 研究表明, 当机体受到CMV感染后会出现的免疫紊乱的情况, 而其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主要认为与机体内细胞因子的作用和失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胞因子是一类小分子多肽类物质, 是由免疫细胞分泌, 并对细胞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旦细胞因子水平发生失衡, 则表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了紊乱。机体内Th1和Th2细胞是免疫细胞主要的分化形式, 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TNF-β等因子, 介导了细胞毒性和炎症反应, 而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6和IL-10等因子, 主要通过刺激B细胞分泌大量免疫蛋白, 参与体液免疫反应。因此, 常常检测IFN-γ、IL-4和IL-6的含量来反映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有研究发现, CMV合并肺炎阳性患者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 , 经统计分析后得到诊断的准确率为72.6%, 阈值为95.0 pg/m L, 而血清中IL-4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 , 两个指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6%和67.6%, 阈值分别为35.05 pg/m L和51.75 pg/m L, 但统计发现IL-6的含量检测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后续不纳入联合检测内。
综上所述,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和IL-6的含量变化,与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机体是否发生了CMV活动性感染,对于早期快速准确诊断CMV感染合并肺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