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过实名认证
执业资质已审核通过
田东林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同仁医院
好评
4.3
接诊量
1.6万
同行认可
99
认证信息
医生执业资质
医生职称信息
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认证
公安系统比对认证通过,所有服务均由医生本人提供
随着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予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也要引起重视。
母乳性黄疸可以依据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四到七天出现黄疸,两到四周达到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到342.0umo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一般情况后好,无溶血和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三到四周,第二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长至十周才褪尽。黄疸期间如果停喂母乳三到四天,黄疸明显减轻。如果再喂母乳,黄疸不会达到停母乳前的水平,肝功能检查正常,乙肝表面抗原检查阴性。
引起母乳性黄疸的原因。1.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妈妈母乳中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2.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妈妈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3.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妈妈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增加,使大量排泄的结合胆红素解离为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
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停母乳。可以少量多次喂奶,妈妈可以口服益生菌,通过益生菌调节宝宝的肠胃功能,帮助宝宝消化,从而改善母乳的吸收,减轻黄疸症状。